鮮菇碎碎念

姑姑很忙。

※你的行動或許沒有意義,但你還是非做不可。這不是改變世界,而是為了讓你成為不被世界改變的那個人――By 甘地。

※不要害怕被傷害,也不要仇恨曾經傷害你的人,因為,是他們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生活的真相;

是他們教會了我們如何成長;是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堅強。不要去恨他們,要感謝他們,感謝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棒球是從家(本壘)出發,然後努力想辦法再回家(本壘)的運動。

所謂曾經,就是在錯的時間遇上不對的人。所謂遺憾,就是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所謂幸福,就是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

※不更新是正常的,更新才是反常。

2011/09/06

我愛大稻埕之《絕色天使》


《絕色天使》,燦非,飛田文化。
她是菜鳥編輯,第一天上工就被總編賦予重責——
負責幾個知名作家和一個據說是華文文壇新崛起的熱門作家。

其他同事一聽到她接手這個作家,竟都露出既羨慕又嫉妒的表情。
究竟,這曾在兩年前創下連續二十週實體書銷售冠軍的。
年輕作家有何能耐讓人崇拜至此?
她其實也有點好奇,雖然她是幾小時前才聽說有他這一號大人物。

年紀只比她大兩歲,長得很帥……想來這一趟拜訪應該很愜意吧。
年輕作家的收入有這麼高嗎?竟住得起這種名家設計的高檔別墅,
還開超炫跑車……
最最怪異的是,這個長得真的帥到令人眼花撩亂的作家竟突然由笑臉變冷淡。
她有說錯什麼嗎?
啊!什麼文壇新銳!
怎麼會有人頂著天使的外表卻問出那種問題?!


終於盼到燦非又寫現代故事了,清裝故事很好沒錯,但回到過去太長時間,習慣科技時代的我容易水土不服,潛意識地滋生排斥感,想熱情擁抱現代人,這一點看再多心理醫生、吃再多藥也無醫。


記得之前提過燦非作品給我的印象常是故事光芒壓過人物的存在感,彷彿仰賴劇情強度支撐人物的厚度,這一點不是不好,很多作者寫了N年也寫不出精采的故事,但人物太平面,哪有空間讓我投入愛呢,傳說中的萌點?最有記憶點的人物僅止於德貞,不過對他的上心是來自於《絕情貝勒》裡的女裝設定,不好意思,個人之於奇奇怪怪的人事物一直較有興趣啊。


《絕色天使》中,燦非之於人物的描寫更進步了,主角的性格隨著故事的進行一步步具現在讀者的眼底,而不是直接了當的攤牌,少了挖掘的樂趣。隱於字裡行間的小細節鋪陳讓人物立體鮮活了起來,不再一路2D至全書完。


男主小聶,好聽的說法是很有自我堅持的人,翻成淺顯易懂的白話文即是龜毛二字,與大剌剌完全是反方向。


不過對於使用正確字的堅持,以及包包像百寶袋這二點,個人心有戚戚焉。


個人也有出門非得準備妥當的症頭,搞得拎包像在扛磚塊,只不過小聶的物品齊全更勝於我,我只管自己的需要,小聶還考慮了身邊人,太貼心了;而把字寫正確則是對閱讀者的尊重,每次PO文後,特別是無法修改的微薄,一發現有錯字都很想叫芭樂(無辜的她躺著都中槍)去撞牆。


像咬手指、有事問網友、與約會穿了新衣服等小細節,看似無關緊要,卻給小聶增添了生活感,高貴的主角瞬間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總覺得親切,彷彿真實存在似。


女主文妹妹,外貌秀氣細緻,個性卻有落差,偏向大而化之,對不感興趣的人事物很不上心,所以一直沒認出男主曾是舊識。嗯……絕對不要跟神經粗大的人計較,因為只會讓自個兒火上加火,遲鈍的人反應永遠慢很多拍。


相較於男主的描述,女主的部份之於我略平面,很一般般,找不到萌點,感覺作者明顯偏心男主啊。


以書中書的形式帶出男主的過往,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很有新鮮味。故事設定雖沒脫離老梗路線,然而不同的運鏡方式、鋪陳手法,自然呈現不同的畫面,成功替老梗做了一次完美詮釋。


大偉爸爸,早在故事開始之前就奔向蘇州賣鴨蛋了,可父愛的強大光輝打造得他超閃亮,難以漠視他強烈的存在感,好希望燦非寫個小番外,讓讀者一窺A片教父金光閃閃的丰采啊!喜歡小聶開超炫跑車的設定,像是以他的方式在懷念大偉爸爸。


又,個人覺得水母窗爭論的部份既閃光又有趣。


是說,故事裡最觸動我的部份是小聶跟文妹妹在大稻埕吃小吃約會的段子。雖沒寫明店家,但身為大稻埕美食粉絲,隱約猜得出,應該是古早味杏仁露、永樂米苔目(因為提到粉腸,不然很想猜只在夏季開賣手工米苔目冰品的呷二嘴),阿桐阿寶四神湯(一開始以為是妙口肉包,但內容有寫到「比較遠」三字,故猜測是在民生西路與承德路交叉口的阿桐阿寶)。


不過,說到大稻埕小吃,怎麼可以錯過民樂旗魚米粉(請指名上午攤)、呷二嘴、林合發、賣麵炎仔,以及慈聖宮廟前眾小吃呢?基本上,能在大稻埕一帶擺攤賣吃的店家都很有兩把刷子,只要有在地人光顧都是很好味的……說到吃,吃貨的本色就徹底顯露了。


可能之前常寫台北的吃飯文,常有人以為我家住台北城,嗯……事實上,我是貨真價實的山上人家啊。


以上報告完畢,謝謝浪費時間收看。有心人應該看得出我是為了寫最後一段大稻埕小吃而敲了這一篇《絕色天使》讀後碎碎念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