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煙波畫船>,燦非,飛田文化。
文案:
有趣!太有趣了!
這女人,朝廷的一只棋子,
一個賜婚,擺明了拿她來牽制這難馴的江湖世家——柳月家,
可她偏偏不安分地當個棋子,反是暗地裡用盡心機、算透機關,
就為了她偷偷計畫了五年的——
啊!怎地有人愈瞪眼愈是豔麗的?
她絕對稱不上是個美人,但她一瞪眼,他竟就閃了神……
溫柔與強悍並存,既冷且豔,她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人?
強悍的她,還容易應付;但溫柔的她,卻教他失了序……
想他堂堂一個男人女人見了都忍不住想染指的俊美貝勒爺,
這會兒真是遇到對手了!
頭一遭,一股奇情,惹得他心口漣漪騷動……
這樣一個江湖奇女子,與之為敵不如……納為己有,如何?
哈哈哈……難得有人可以激起他的鬥志,與之鬥智,
他不陪她玩上一玩,似乎有瞧不起人之意,
那麼,何妨陪她玩玩?
只是這一玩,究竟孰勝孰敗……
德貞在<血色胡同>裡戲份不多,卻不妨礙他引人注意的強烈存在感。
看完書後的讀者對感情轉很硬的男主可能沒啥好印象,但德貞無論是在行為或形象上均極搶眼,要不注意他著實困難。
可,我除了看<血色胡同>,還先讀了<絕情貝勒>呀。即便,作者沒跳出來承認書是她寫的,但看過的人自然明白。
以時間點來說,<絕情貝勒>中的德貞是未進宮前,尚在 家裡當小姐(德貞粉絲請勿反白,這是雷啊)?性情還符合正常化,但自從進宮後,性情開始走向「扭曲」之路?
德貞在<絕情貝勒>中算是有吃重的演出,戲份之多僅次於主角吧,所以就在我心裡先入為主了,存有一個既定的印象,導致在後續的故事裡再見他,腦子裡不時有某畫面飄過,是傳說中的「後遺症」嗎?
不想跟我染上相同毛病的話,建議別去看<絕情貝勒>吧。這麼說,會不會讓德貞貝勒的粉絲更想尋書了?
反正,已經好言奉勸,聽不聽,隨人。
相較於<血色胡同>在人物上的薄弱,徹底被故事給擊垮。
燦非在<煙波畫船>裡改進了這一點,人物的亮點大約是從燭光大幅提升到聚焦型的鎂光燈吧。
善用情節一筆一畫描繪男女主角的形象,透過故事的編排,一點一滴地呈現男女主角的性格,我喜歡這種一步步認識男女主角真貌的過程,非常地加強印象,更別有一番閱讀樂趣,因為在底牌還沒完全掀開前,可以一直保有期待感。
故事的重點在男女主角旗鼓相當、不分軒輊的攻防戰,一來一往的針鋒相對,互不相讓的鬥智較量,把心機、城府、腹黑詮釋得極到位。
要知道,在滾戲與小白氾濫成災的今日,言小裡很多號稱走狐狸路線的主角,其實全靠作者以虛華的形容詞堆疊,一開口就曉得只能耍耍嘴皮子罷了。
不過,燦非以別出心裁的精采較勁,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讓我歡暢地享受了一回痛快。
幾個朋友皆認為無論在故事或人物均好,質量兼具。
但私以為,<煙波畫船>的精采是人物60、故事40。男女主角很有血有肉、少見的勢均力敵,誰也不輸誰,傳說中的強男強女組合。
只不過,我一直糾結於看女主對他哥哥的謹慎態度,貌似是精明貨色,可實際上呈現出來的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草包,不是省油的燈的女主到底在怕弱智哥哥哪一點啊?
感情的部份,相較於<血色胡同>的確是好上很多,進展貌似欣賞→惺惺相惜→心動→愛。
但對於我這口味偏甜的讀者,愛情的篇幅還是略嫌少了些,若能於交鋒時再添進一丁點兒的曖昧氛圍,會更覺得這是一個完美的故事。
一個成功的言小,總會有一幕讓讀者為之津津樂道的橋段啊,至少我是這麼深深認為著。
以上報告完畢,謝謝浪費時間收看,辛苦各位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