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菇碎碎念

姑姑很忙。

※你的行動或許沒有意義,但你還是非做不可。這不是改變世界,而是為了讓你成為不被世界改變的那個人――By 甘地。

※不要害怕被傷害,也不要仇恨曾經傷害你的人,因為,是他們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生活的真相;

是他們教會了我們如何成長;是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堅強。不要去恨他們,要感謝他們,感謝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棒球是從家(本壘)出發,然後努力想辦法再回家(本壘)的運動。

所謂曾經,就是在錯的時間遇上不對的人。所謂遺憾,就是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所謂幸福,就是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

※不更新是正常的,更新才是反常。

2013/07/05

關於《戰起1938》的封面





《戰起1938》的封面,取材自電影《the pianist》的海報。




the pianist》,台譯片名《戰地情人》,內地譯名《鋼琴師》,改編自二戰波蘭音樂家Wladyslaw
Szpilman
的真人真事,是作者瘋丟子很喜歡的一部二戰電影。




討論《戰起1938》封面構圖時,想法很多,提出,否決,提出,否決,沒一個滿意的,直到丟丟貼了《the
pianist
》的電影海報。




映眼的荒涼廢墟,很有震撼效果,比槍林彈雨更凸顯戰爭的殘酷面。




於是,封面構圖被拍板定案了――以廢墟為景,佐以故事人物的背影。




不同的是光線的呈現。




路的盡頭是是破曉而出的晨曦,金色的曙光染亮遠方的天際,假掰地企圖營造越過黑暗迎向光明的氛圍。




場景圖不是很好畫,所以萬分感恩小宛願意挪出時間接圖,更感謝她容忍我的龜毛,都完稿了還得了強迫症似的請小宛修改那或許沒人會注意到的軍銜;有時也深深認為自己該去給醫生看一下腦子有沒有問題。




抱持學習的心在做每一本書,每一次都想嘗試各種的可能性,試圖碰撞出不同的火花,畢竟少有人能有機會拋開市場包袱的綁手綁腳,隨心所欲地去做一本自己喜歡的書。




我很珍惜,所以把握每一次機會,把想法付諸於行動。




關於《戰起1938》的封面想法,作者認為有創意,身邊朋友也覺得不錯,但也說其實挺冒險的,或許會收到兩極化的反應。




可當我看到暮暮丟過來的封面3D展示圖,即使看過圖無數次,還是忍不住在心裡讚嘆:好美!


 


 


 


 


 





如果,要以一句話來形容《戰起1938》,會說,寫的不是戰爭,而是在戰爭裡活著、和曾經活著的人,他們的故事。





 


 


 





1 則留言:

  1. ₢望空ⓘⓝⓖ★2013年7月6日 清晨6:21

    電影《戰地情人》讓人印象深刻,在無戰爭的世界快樂長大,沒辦法想像戰爭的苦日子.....封面圖四周屋舍斷垣殘壁,陽光卻讓人感到希望,喜歡最後一句註解,使人很有意境!
    [版主回覆07/07/2013 22:52:55]是啊,在無戰爭的世界長大的我,對於戰爭其實很模糊,
    透過這故事,有些既定印象被推翻了。
    很有意思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