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菇碎碎念

姑姑很忙。

※你的行動或許沒有意義,但你還是非做不可。這不是改變世界,而是為了讓你成為不被世界改變的那個人――By 甘地。

※不要害怕被傷害,也不要仇恨曾經傷害你的人,因為,是他們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生活的真相;

是他們教會了我們如何成長;是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堅強。不要去恨他們,要感謝他們,感謝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棒球是從家(本壘)出發,然後努力想辦法再回家(本壘)的運動。

所謂曾經,就是在錯的時間遇上不對的人。所謂遺憾,就是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所謂幸福,就是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

※不更新是正常的,更新才是反常。

2013/04/29

吃飯喝水時不要看之《包養》

《包養》,諱。


每當我發現一個潛在客戶的時候,身後總會響起一道陰惻惻的聲音:「這麽快就開始給自己找下家了?」
我只能對著金主狗腿一笑:「老師不是從小教育我們,人要有危機意識麽。」
當包養成爲一種職業,我時刻都在提醒自己要遵循職業操守。
婚外情的包養,我不能做。
所以我的金主只能是喪妻或者未找對象的,如此可見我生存範圍的狹窄。
真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這是一很落俗套的題材,配對組合是默默無名小明星vs絕對純金高富帥話,說這組合已有望進入言小老梗名人堂了,劇情走向自然可想而知,傳說中的「腦休眠」,那看它幹嘛?無聊?打發時間?圖個消遣?
是啊,一開始只是睡前無聊爬一下文,想說給眼皮催催眠。
《包養》二字通俗簡單,太長或太繞口的書名都會默默被打槍,要知道人年紀大了,記憶力就不靠譜,太長、太繞口全記不住。
再瞧一眼文案,雖一直對文案這玩意兒很無感,可必須承認《包養》文案裡流露的二貨FU讓我默默笑了。
於是,就是它了。
起初,漫不經心地看,只覺女主蘆葦跟芭樂公主該是同道中人,信手拈來處處是梗,簡直是天生的諧星無誤。
嘴角不時揚起,笑咧了,笑得睡蟲全跑光光,一點兒也沒催眠效果――我看走眼了?
身為猥褻派的死小孩,蘆葦那隱隱透著的猥褻FU一整個好討我歡心,默默在心裡給她按讚讚讚,真是太幽默了有沒有啊!
故事的視角隨了蘆葦,太有才的她時不時語出驚人,不禁懷疑她是貨真價實的二貨?
但若以為《包養》是歡樂腦休眠的小白文,真被作者混淆視聽了。
蘆葦的「二」不過是作者的障眼法,像蘭京慣用活色生香的肉戲轉移讀者注意焦點,一個沒留神就疏忽了字裡行間的若有深意。或者也能說是作者讓故事好入口的方式,詼諧有趣跟暗色調,多數言情讀者都會選擇前者的。
配角們給故事的曲曲折折扛起重責大任,出場時看似無關緊要,輕描淡寫的筆觸彷彿是專司跑龍套的路人甲乙丙丁,當劇情大展開,恍然大悟自己小看了,相愛相殺什麼的簡直媲美台灣本土劇的灑狗血不用錢,是愛?是慾望?是一廂情願?還是只是利用?人人心中自有一番盤算,卻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啊。
雖只是旁觀,但配角們的糾糾葛葛著實給故事大加分了,若少了這些個愛恨情仇的戲碼,我大概笑笑後就默默拋腦後了。
配角錯綜複雜的愛恨戲碼落幕後,就輪到主角感情戲正式登場。
這部分的鋪寫就沒有配角大戲來得別出心裁,終究是以言情為主體的故事,當作者想給讀者一個快樂結局,劇情走向就很難脫軌了,但該有的起承轉合都有做到位,讓人見識到蘆葦真不是二貨,看似隨和,實則受成長背景影響深重,所謂隨和其實是不Care,沒往心上放。
至於紀金主,相較於配角大戲和形象極鮮明的蘆葦,他的存在感有些薄弱了,不過後面的「為愛奮戰」很討喜,先愛上的人總是要負責吃苦的,是老天(作者)送給蘆葦的禮物,可口好男人,跟蘆葦一起生活應該很能紓解紀總在商場上的巨大壓力。
喜歡這個詼諧有趣又不是言之無物的故事,要歡樂有歡樂,要內容有內容,文字流暢、條理分明,給了我歡暢的數小時閱讀時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