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菇碎碎念

姑姑很忙。

※你的行動或許沒有意義,但你還是非做不可。這不是改變世界,而是為了讓你成為不被世界改變的那個人――By 甘地。

※不要害怕被傷害,也不要仇恨曾經傷害你的人,因為,是他們告訴了我們什麼是生活的真相;

是他們教會了我們如何成長;是他們讓我們變得更加的堅強。不要去恨他們,要感謝他們,感謝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

※棒球是從家(本壘)出發,然後努力想辦法再回家(本壘)的運動。

所謂曾經,就是在錯的時間遇上不對的人。所謂遺憾,就是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所謂幸福,就是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

※不更新是正常的,更新才是反常。

2012/10/03

2012書展˙狗屋篇(加油,好嗎?)




大家一定都認為我很討厭動植物之家。





事實上,嗯……估計得拿槍抵著我的太陽穴,才逼得出喜歡二字。





討厭的原因其實很多。





例如,她家喜歡速成,不愛培養新人,寧可重金挖角,偏偏所謂的鍍金禁不起時間的考驗,在快速出書裡逐漸磨損了光采。





例如,她家絕大多數的作者,如果遮住封面上的名字,估計讀者是認不出誰是誰,欠缺鮮明的個人色彩。





例如,她家每次有作業或出版上的疏失,硬是不認錯,非把讀者給惹毛,其實我一整個好嚮往世界和平的呀。





例如,她家的特惠活動總是辦過一波又一波,辦到後來我深深覺得早買的是傻子了,有這閒情逸致,怎麼不辦辦活動促進讀者跟作者交流呢?





一天到晚說市場,大家寧可一直守著逐漸縮小的市場,也不肯多一點點冒險的心嘗試不安全牌的題材看能否把餅做大?





席絹的《交錯時光的愛戀》在當年是多新穎的題材啊,幸好萬盛項姐有眼光出版之,立刻在言小市場裡投下震撼彈,台言開始一路走向繁華盛開之路。





不少人把言小市場今日的萎縮歸咎於左岸原創的瓜分。





我對言小的愛像一盆火,早在原創踏進台灣市場前,這盆火已餘一抹小火焰在風中飄搖了。接觸原創,像給這盆火清了爐灰,加了滿滿的炭,重燃對文字的愛。





在我心裡,台言或原創,只是發表地區的差別,從來都是言小。





出版社是否想探究過讀者奔向原創懷抱的原因?





初初接觸原創是在2009年。那一年,發生了什麼事?





嗯……就為了一號稱只在書展發售的番外別冊在書展結束後,被出版社以「回饋讀者」之名義於自家網站上架開賣,被指責了,還理直氣壯說他們沒有錯,但如今回想,當年花那麼大力氣在火大的我也實在傻,多說從來無益,被傷害的讀者會以實際行動告訴出版社他們錯了。





那不是單單一番外別冊的販售與否,是竄改了遊戲規則,重擊讀者長久以來的信任與支持,沒繼續被提起,不等於被忘記了,或許是植入潛意識了,看到都不想掏錢買,反正同一工廠、同一規格、同一公式,讀十本跟讀一本是相同的,何苦浪費金錢和時間呢?





安全牌當然不是不好,出版社有一家老小要養,想走安穩的路線無可厚非,但吸引不了新讀者啊,舊讀者說不定也厭倦了。要知道,再美味好吃的菜餚經常吃也是會膩的,偶爾也請讓我們嚐嚐鮮,好嗎?雙手合十,感謝您。





朋友問,身為一讀者,在書展時舉辦何種性質的活動會吸引我前去呢?簽名會嗎?





嗯……其實無論辦哪種活動,出版社願意展現誠意、拿出熱情,讀者一定會共襄盛舉。





若當成例行公事,打著活動旗幟,卻心懷趁機撈一筆的想法,就算小說大方送、免費拿,都不會想去,拿了還嫌書重和佔空間。





市場是需要經營的,特別是言小讀者,情感神經更纖細,更需要搏感情。





若真心以待,必有所回報。――這十個字,是我現在的座右銘。





當出版社在感概讀者流失時,請問問自己是否付出了?





對動植物之家還抱持著一絲希望,是因為這麼多年來一直願意持續出版外曼,即使在外曼市場最谷底時曾一度打算金盆洗手,但在讀者的聲聲呼喚下,還是挺下去了。





所以,我願意相信這個出版社還是有一點點熱情存在的。





當初看見狗屋攤位時,一度傻眼,想說是不小心走到喵喵屋或耕林,最明顯最大幅的宣傳海報居然不是當家搖錢樹的首賣新書?而是跟其他作者併用一面宣傳海報牆。





太詭異了。





直到後來魔心典宣布跟動植物之家「分手快樂」,終於恍然大悟。





因為是最後一本書了,自然要把宣傳預算留給其他人。





可是,動植物之家好歹曾貴為台言第一大家,淪落到得靠原創撐場面,實在覺得很悲哀。





現場買書的讀者其實也不多,個個買得意興闌珊。





連以往買氣最旺的69折時段,我從排隊到結帳居然花不到十分鐘。





之前約莫三點半就有人開始排隊,然後還要出動工作人員拿著訂購單一個個先填寫登記金額,一整個流程跑完也得花上快半小時左右。





這回快到我都傻眼了,買完後,結帳隊伍也差不多要結束了。





最熱銷的貌似雷恩那的新書,因為有送番外小冊,聽說頭一日就完售。





二嫂有說過,她最受不了特典的誘惑了――所以才一直買了不看吧。





不意外,雷恩那賣的好。





論動植物之家旗下的作者們,雷恩那無疑是個人特色最鮮明的,她的文字即使抹去作者名字,還是可以一眼就瞧出的。





而其他作者,在所謂的鍍金後,文字風格亦愈來愈相近。





不懂所謂的市場,就一埋頭關在閱讀世界裡的鮮菇。





我只知道這幾年看言小的人愈來愈少了,不看的理由是找不到對味的書,不是他們淘汰了市場,是市場拋棄了他們,於是他們被迫離開,找尋另一片願意包容他們的領域。





在小宇宙最燃燒時,每天寧可啃白吐司也要努力存下每塊錢好把小說買回家,最可怕的一年,平均一天買1.5冊,都不曉得當年哪來這麼多書可以買,估計是瘋魔了吧。





而近來,嗯,平均一個月買個三冊就要偷笑了,三冊是台言+原創+一般書籍。





正因為市場低迷,所以才需要更努力,狗屋,加油,好嗎?







































6 則留言:

  1. 首買新書?
    還是首賣新書???

    [版主回覆10/04/2012 00:21:07]芭樂超適合當校稿的。

    回覆刪除
  2. 因為我要寫會議記錄阿
    [版主回覆10/04/2012 12:32:45]妳有看到妳美麗的背影吧。

    回覆刪除
  3. 1。不只是作者,連封面都認不出這是哪間出版社。
    2。以前台言只要一出新書,不管是新人舊人,對岸的人馬上就快手盜PO上網;現在我們的台言出版,除非是大咖,否則對岸也好像沒興趣盜;這能說是塞翁失馬嗎。。。我也不希望對岸盜台灣的小說,可是按它背後的意義來看,實在有點悲哀(我決不會認為是對岸的盜書網站突然有了智財權的觀念)
    [版主回覆10/04/2012 12:36:07]台言的困境在於出版社只跟風而不敢創新突破。
    自然市場愈來愈少。
    不過,原創現在也貌似遇到了一瓶頸。

    回覆刪除
  4. 您好呀~~
    其實我大約是在2009後半年才開始有在看言小的...
    所以我的功力本來就沒有辦法把作者的名字遮掉,光看內容就知道是誰的作品~XD
    但之後接觸得越多~所得的資訊越多時,
    我看著手中的言小,總是不免想著...
    這到底是這位作者的作品,還是編輯大人的作品...
    我是不瞭解言小出版的作業模式...
    但一路看下來,發覺編輯的決定權很大!!!
    如果編編覺得哪邊不順,作者就要改文...是這樣嗎??
    那這樣...到底是作者的原創品,還是編輯的成品??
    加上...今年接觸了對岸的原創後,
    胃口漸漸被養大,區區台灣10萬多字的言小,的確也不太能滿足我..
    總覺得台灣言小礙於字數跟編輯的關係,很多能大鳴大放的故事都被擠壓得"不成故事形"
    所以,我現在手中拿的書,也幾乎都是大陸的原創小說居多了~
    至於台言的部份...如果沒有特殊的贈品..那就等到特價再買囉~~XD
    [版主回覆10/05/2012 22:02:04]我看20年了,但現在也沒辦法遮住作者名,然後分辨是誰的作品。
    因為大家的風格都愈來愈像。
    其實問題不只是在編輯,是整個產業結構出現了問題,
    上上下下都不振作,抱持得過且過的態度。
    作者一再唱老調,編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出版社只想出書撈錢。
    所以讀者怎麼不離去呢?

    回覆刪除
  5. 仙姑您好,
    這篇讓人覺得有種無奈,
    狗屋作者中,小的本本看的是岳靖,我覺得她也是狗屋作者裡遮住名字可以以鮮明文字風格辨識的作者(我覺得她的文字有種強烈詩意),
    雷恩那大大,個人覺得她的古代比較優,比較有鮮明風格,現代就普通了些^^b
    雷與岳是狗屋作者裡在下很欣賞的兩位,
    不過,岳在八月底新書出版後,就跟讀者告別了,希望她只是休息不是封筆,
    是說,狗屋最近好像走了不少個作者...
    其中包括自己喜歡的作者,在下真的希望出版社多加油啊!!
    [版主回覆10/07/2012 20:35:25]岳靖的風格跟狗屋路線很不一樣,
    如果她在飛田或許更好吧。
    她不寫了,芭樂超傷心的,她還曾經在書展活動時當面告白過。
    雷恩那的古言確實較鮮明,但我比較偏愛她細水長流的現言。
    前幾天看到有讀者問狗屋外曼是否能恢復月月二書,
    記得狗屋的回覆是編輯人力短缺,暫時還沒辦法。
    不只作者走了,連編輯人員都不足,
    真不曉得狗屋未來會怎麼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