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飯預訂的地點是位於成功路上的好地方蝦仁飯。
哪知道,運太好,沒開門。
鼻子摸摸,轉往海安路上覓食。
在海安路一段這一帶,最有名的小食店莫過於「全生」和「福生」了。
「全生」是老字號店家,不少台南人從小吃到大。
「福生」則是「全生」的員工自立門戶開的店。
關於兩家店之間的恩怨情仇,網路上有「詳盡」的八卦,有興趣者可以自行祭拜孤狗大神。
直接指示唬姑娘在「福生」停了車。純粹因為店面新的關係。
時間是十一點半左右,店裡已經坐了約莫八成滿,放眼望去都是在地人的模樣。
只有唬姑娘和我,一臉觀光客的蠢樣。
初次來訪,也不曉得店裡規矩,遍尋不著點菜單填寫。
還好,疑似老闆的人來拯救我們了,問了:要吃啥。
香菇肉飯兩碗、滷蛋滷丸各二,再來一份白菜滷。
老闆又問:要湯嗎?
點頭,綜合丸湯兩碗,謝謝。
上菜效率好得驚人,從點菜到全數上桌,前後約莫三分鐘左右。
豆瓣醬好似台南人絕對少不了的蘸醬,走傳統風味的店家桌上一定會擱。
香菇肉飯。
口味自然是屬於南部的偏甜,但吃來不油膩,可能跟肉的部份以瘦肉為主有絕對的關係吧。
香菇滷得很透,吸附了滿滿的滷汁,大口咬下超滿足的。
白菜滷,也是很傳統的老味道,簡單的白菜、扁魚和蝦米而已,樸實清淡卻實在。
但肉食女唬姑娘不愛這一味。
號稱是必點的雙滷,滷蛋&滷丸。

最怕吃到蛋黃乾澀的滷蛋,「福生」的滷蛋黃卻帶著微微的濕潤度,拌在飯裡又是一個好味。
蛋白的部份也充分吸收滷汁,彈Q。
滷丸也不錯。
綜合丸湯。
一次可以吃到魚丸、蝦丸、貢丸和肉丸四種口味,每日新鮮現做,自然彈Q可口。
是說,台南很多店家習慣在湯裡擱的不是中部慣見的芹菜末,而是韭菜花?
這一餐花費約在兩百上下,相較於前一日的小銅鍋,算是非常的平易近人。
一直之於台南的傳統小吃情有獨鍾。
因為,台南很多店家都有自我的堅持,所以看似相同的小吃,品嚐過後會發現各家各有屬於自己的風味,微妙的差異讓小吃之旅更顯有趣。
下回想試看看「全生」的味道。
飲食旅遊作家葉怡蘭從去年開始就不斷接待香港媒體來台採訪,「同一位記者甚至一年來了四次,對方說沒辦法,只要是台灣旅遊專刊就一定賣。」因為泰國政治情勢動盪而轉往台灣旅遊的香港觀光客,在發現台灣魅力後一來再來。
回覆刪除台南小吃讓日本歐洲都吃驚
聽葉怡蘭講台灣庶民飲食文化的緣由與脈絡,就像咬破小籠包般醍醐味四溢。台南小吃開門時間都不一樣,與食材取得的時辰有關。台南人過中午不吃虱目魚,牛肉湯攤則是從晚上十點營業到早上十點,「因為凌晨與傍晚殺牛在溫體四小時的黃金時間內,比熟成後的牛肉更美味,海外人士聽到這種說法都嚇死了,」她帶過太多國際食客驚訝於台南小吃店簡樸形式中對食物內裡的講究。
台南小吃的多樣性和簡樸廉價,保留傳統後又持續進化,讓歐洲人和日本人都極為吃驚,「台南人保守又驕傲,就跟我去歐洲時,歐洲人對自己的料理的那種驕傲一樣,」葉怡蘭分析,歐洲飲食文化累積了數百年,台灣短暫的移民歷史還來不及追求外在的繁複,又受到日本追求內在簡樸的影響,因此形成了台灣小吃的多樣、好吃、廉價但卻含藏著精緻內蘊的特質。「我們如何在深受西方價值影響的現代生活中『兼融颱風』,應該是要被細膩思考的下一步。」
人情味與生活感,台灣體現與追求的旅遊觀光價值。從outbound(出境旅遊)到inbound(入境旅遊),反覆看見自己,才會被世界看到。
http://news.sina.com.cn/o/p/2010-12-23/180821696106.shtml(擷取部份)
仙姑新年快樂…
這是真的嗎?台南人過午不吃虱目魚?台南小吃,我沒有吃過很多,只吃過擔仔麵、蝦捲、蚵捲、木瓜牛奶(但覺得台北的比較好喝^^~~~)
[版主回覆01/02/2011 21:00:06]我是不曉得台南人是不是過午不吃虱目魚?
但台灣很多老字號專賣虱目魚的店家,營業時間差不多都到下午一點左右。
擔仔麵、蝦捲、蚵捲這三樣我沒有很愛,
基本上如果店內有穿汗衫的阿伯用餐是我個人的指標,在地人會吃應該是比較貼近台南人口味。
木瓜牛奶?民生路上的水果行不會讓你失望的。
新年快樂。
那個香菇肉飯和雙滷看起來好好吃喔!
回覆刪除我台南真是白混了,不知道海安路有這個...
印象中海安路不是都街頭藝術喝東西的店嗎?!
[版主回覆01/04/2011 11:16:42]好像是在海安路一段,二段那裡才比較走街頭藝術風格吧。